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

第九籤 陶淵明賞菊


第九籖    上吉  占驗古人:陶淵明賞菊

〔籖文〕

    瑤琴一曲奏新腔,明月清風枕蕈涼。

咸集嘉賓同賞菊,或歌或舞或飛觴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陶淵明,是東晉末年的大詩人。凡到了朝代的末年,國家氣數已盡,滅亡在即,政治、社會必定會產生亂象。貪官當道,民不聊生,是必然的現象。在現代,就是貧者越貧,富者越富,成為一個M形的極端社會。貪官表面上人模人樣,而他們刻意吸食民脂民膏,比豺狼還要兇狠。陶淵明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年代。他年輕時為了理想跑去做官,後來發現不對勁便回家了。中年時,也曾一度為了生活,經親友推薦至彭澤縣(在江西省九江市內)當縣太老爺,但只做了八十幾天,因不願意奉承上司,便又辭官歸家了。他立定心志,這一去便永不回頭。雖然辛苦,雖然貧窮,他寧願過著耕種的生活。他喜歡喝酒,寫了二十首〈飲酒詩〉,其中一首說: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」成為千古絕唱,不朽名句。籤題「陶淵明賞菊」就是由這兩句詩而發的。

〔舊解〕

明月清風,枕蓆涼爽。陶淵明會集許多朋友來賞菊花,彈琴與唱歌飲酒,此乃快活之景象也。如求得此籖者,所謀各事均皆順遂,無往而不利矣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籖文描述陶淵明邀集朋友飲酒賞菊的快樂盛況,是一枝上吉的籖;此籖有令人如意的、順利的感覺。抱著愉快的心情做事,大都會有理想的結果。但籤文的占驗古人陶淵明,他所得到的快樂,並不在於表面上的飲酒賞菊;他背後隱藏了一些人生哲理,能實踐這種人生哲理,才是他真正的快樂來源。

陶淵明的快樂,它的基礎是建築在物欲的無求上,並不是事業成功後帶來的喜悅,或發達後所帶來的高興。所以,此籖雖然有得意的、順利的啟示,但如能領會到陶淵明的真快樂,付諸實行,便可以像他一樣,快樂下半輩子。

一般世俗追求的所謂快樂,都與物欲有關。名利帶來的滿足,其實就是物欲的滿足。獲得物欲的滿足,固然讓人快樂,但這種快樂卻是短暫的;短暫的快樂過後,空虛感便又再來襲。空虛感會帶來寂寞,寂寞會帶來恐懼。這種恐懼感就是痛苦的來源。很多人為了填補這份空虛,消弭寂寞的感覺,於是便不斷追求物欲的滿足,甚至不擇手段,有如吸毒者的吸毒。佛祖說:「諸行皆苦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如何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,又能長久保持這種快樂呢?

要得到真正的快樂,又能長久保持的,就要學陶淵明一樣,當好一個「人」,發揮人應有的價值。人類是動物之一,所有動物的本能本性,人類都有;但唯獨只有人類才有的人性,一般動物便沒有了。人性是甚麼呢?就是道德的內涵。要當好一個人,就要發揮人類特有的道德內涵。人類固然須要物欲的滿足,來維持生命的延續,這跟所有動物都沒兩樣。基本的物欲滿足是很容易達到的,尤其是在這個物質富裕的年代,只要你願意找工作,溫飽便不成問題。但當達到基本的滿足後,便要思考如何當好一個人,發揮人類應有的價值,而不是無休無止地追求物欲。提升自己的道德,減低物欲的渴望,快樂將將永無休止地陪著你。陶淵明辭官,不跟貪官同流合污,就是道德的提升;彈琴賞菊,飲酒寫詩,就是追求心靈的昇華。俗語說:「知足常樂。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。

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

第八籤 崔子弒齊君


第八籖    下下  占驗古人:崔子弒

〔籖文〕

    鳴鳩爭奪鵲巢居,賓主參差意不舒。

滿嶺喬松蘿蔦附,且猜詩語是何如?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鳩占鵲巢」。這一改,古人沒了,不妥。籤文所說的「鳴鳩爭奪鵲巢居」,正是「崔子弒齊君」的原因,所以本文仍依崔子事蹟立說。

崔子,是春秋時代的齊國人。原姓姜,後改姓崔,名杼(音柱)。當時齊國的國君齊靈公娶了魯國的女子為妻,生下一子,名光,立為太子。後來靈公又娶了一妾,也生了一子,名牙。靈公受人唆擺,竟然違背禮法,無故廢了太子光,改立牙為太子,並將光逐出皇宮。崔杼見義勇為,在靈公晚年病危的時候,趁機殺了他的妾,迎接太子光回來即位,史稱莊公。靈公死後,崔柱逮捕太子牙,也把他殺了,以絕後患。崔杼對莊公有恩,但沒想到,莊公忘恩負義,竟然喜歡上了他的繼室姜氏,逼她通姦;甚至明目張膽,跑去崔杼的家中調戲姜氏,還把崔子的帽子送給隨從作為打賞。崔杼怎麼能忍下這口氣呢?於是,他裝病不起,故意不上朝。莊公聽到這個消息,信以為真,於是藉著探病的機會到崔家去,意圖跟他的繼室再享樂一番。沒料到,他進門後即被引到臥房中,崔子夫婦將房門反鎖,示意部下把他殺了。

〔舊解〕

鵲有巢而為鳩所爭奪,兩家不舒暢。山有松樹,而被藤蘿週身牽纏;等於人而被人欺凌,即依附於人之象。如求得此籖者,凡事宜隱忍,勿強爭奪取;誠恐為是非而拖累,難以解脫,要依附於人也。此乃凶多而吉少之象。宜防小人口舌;宜在社王壇下作福祭朱雀方可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弒(音試),是以下犯上的謀殺行為。這種行為違背倫理,就算情有可原,也是一件不道德的事。但在道德敗壞,人欲橫流的年代,很多人已把道德放在一邊;罪犯只要逃得過法律,警察也奈何他不了。春秋時代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年代,史家稱「禮壞樂崩」,從上述齊國靈公與莊公的事蹟來說,即可窺見一斑。崔子迎回莊公,為他討回公道,本來是一件正義的事,莊公理應感恩圖報才對;但萬萬沒料到,莊公不但不知感恩,還為了貪圖美色,滿足自己的獸慾,逾越了君臣之禮,逼使崔子之妻與他通姦,致令崔子動起殺機。看到這則歷史故事,凡是稍有良知的人,都會血脈噴張。崔子殺他,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。雖然如此,壞事畢竟是壞事,這枝籤是下下籤,完全不能夠令人產生喜悅。

    鵲巢鳩占的成語故事來自《詩經》。喜鵲的巢穴被斑鳩占去了,比喻自己的財產,自己的功勞,甚至自己的配偶被別人搶走了。真是情何以堪!這枝籤提醒人們要有心理準備,倒楣的事可能會隨時發生,一定要居安思危。古人說: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」

人類是群體的動物,相互依存,才能生長與發展。所謂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人類天生的六大需求,無不互相依賴彼此的貢獻,才能獲得滿足。蘿蔦,即蔦蘿,又稱女蘿,是一種寄生的攀援植物,莖細長,攀附在樹上生長。如果以樹為主,蔦蘿就是賓。賓主相依,成為一種自然現象。這就是相互依存。但賓不能奪主,否則唇亡齒寒,便會兩敗俱傷,誰都得不到好處。參差,不整齊的樣子。籤文的意思,是君不君,臣不臣,綱常大亂。這樣誰會高興呢?這枝籖啟示一個道理,就是各安本分。齊靈公沒有遵守禮法,憑個人的好惡擅自廢立太子,種下禍根,這是不安本分造成的。他的兒子齊莊公也不安本分,淫慾恩人的妻子,忘恩負義,也種下了禍根。日後被殺,可謂咎由自取。這枝籤為「下下籤」,求得此籤者,真是倒楣透了。不要怨天尤人,應要徹底反省。對自己的行為,要以古人為鏡,無惡則嘉勉,有惡則改之。做壞了事,不管你再怎麼自圓其說,都是壞事。最後,套句老話:慎防小人。但小人可能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
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

第七籤 仁貴歸家


第七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仁貴歸家

〔籖文〕

     秋來征雁向南歸,紅葉紛紛滿院飛。

  碪搗城頭聲切耳,江楓如火在漁磯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   仁貴,即薛仁貴,是唐代初年的名將。仁貴少年貧賤,以務農為生。唐太宗要遠征高麗(即現在的南北韓,當時韓國還沒有分裂),下令招募新兵,薛仁貴便在當時入伍從軍。由於仁貴善戰,隨軍東征,第一戰便擊敗高麗二十萬大軍,被唐太宗賞識,封為游擊將軍。

    但「仁貴歸家」的典故理解,不在於歷史的原來事實,而是取材於通俗民間小說與戲劇裡的故事,薛仁貴變成薛「平」貴;征東是遠征高麗,卻改成遠征「遼國」。內容是說薛平貴從軍後,在部隊裡充當火頭軍(即做廚工),常被欺負,功勞也被人冒領。從軍十八年,幾經波折,終於熬出頭來,做了將軍,衣錦還鄉。這首籤文,就是描述他還鄉時,在旅途中的心境。

〔舊解〕

唐朝時代,薛仁貴征東,得勝回朝,封王而歸家。當時秋將冷,雁南飛,紅葉凋謝,人洗寒衣。此秋天冷落之景象。雖無妨礙之處,亦無快活之氣也。得此籤者,凡事宜慎預防,則平安矣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籤是一枝「中吉」籤。薛平貴由貧賤的農夫做到了將軍,衣錦還鄉,可謂已經發達了,應該值得高興才對,為甚麼這枝籤只是一枝中吉籤呢?我們且仔細讀一讀籤文吧。

    籤文是敘述薛平貴還鄉時,正在秋天。這時雁子為了迴避北方的寒冬,正在飛往南方度歲。楓樹上的葉子也變紅了,紛紛落下。碪,是平板的石塊。搗,是拍打衣服的木棒。古時婦女在河邊洗衣,把衣服放在平板的石塊上,用木棒拍打除垢。這時,薛平貴所聽到的,是城裡的婦女在城頭上曬衣服時,正在拍打衣服的聲音。表示冬天快到了,家家戶戶正在準備寒衣過冬。江邊停靠著漁船,楓葉紅得像火。暗示漁夫也停止捕魚,已回家休息了。這枝籤文,給我們的訊息是:薛平貴不是敲著大鑼大鼓、風風光光地回家的;而是回家心切,內藏的喜悅沒有在籤文中表現出來。薛平貴發跡固然是吉的,但由於籤文沒有強調他的喜悅,所以只能是一枝中吉的籤。這枝籤啟示人們飲水思源,成功後也不宜過於高傲,忘了做人的道理。一個人的成功,本身的能力固然重要,但如果沒有土地的培育,是長不出美麗的果實的。成功人士應念舊,落葉歸根。這是自然定律,如果違反了這個定律,就是違反本性。一個人違反本性,就算事業再怎麼發達,表面上朋友很多,其實內心是很寂寞的。廣東人罵這種人為「反骨」,值得大家深思。自然界還有一個定律,就是循環。今天你反別人,他朝別人也會反你,永無休止。就算你本人可以躲過報應,你的家人呢?你的子孫呢?往長遠想,如果懂得惜福的話,便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
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

第六籤 王勃遊滕王閣


第六籖    上吉  占驗古人:王勃遊滕王閣

〔籖文〕

    一片孤帆萬里回,管弦嘔啞且停杯。

如雲勝友談風月,暢聚幽情極樂哉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   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王羲之歸故里」。舊解將王勃誤作「王羲之」,可能因為這個緣故,後人乾脆將占驗古人改為王羲之。但籤文「如雲勝友」一語出自王勃的〈滕王閣序〉,舊解錯在先,不能因為要附和他而一錯再錯。所以本文仍以王勃為這枝籤的占驗古人。

王勃,是唐代初年的人物。六歲便能作文,小時候即顯露才華。十六歲那年,被宰相推薦上朝廷對策,受到高宗的賞識,封為朝官,可謂少年得志。但也因為這樣,他恃才傲物,得罪了不少人,被外放到他鄉做官,做了不久,又被罷免官職。滕王閣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東岸,興建於高宗永徽四年(西元653年),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所建。李元嬰當時被封為滕王,所以便用滕王作為閣名。王勃遊滕王閣時年二十七歲。他看到當時如此美景,便即席揮毫,寫下了一篇〈滕王閣序〉與一首七言詩,才驚四座。

〔舊解〕

晉朝時代,書法名家姓王名羲之,當時在萬里回家,常時吹簫彈琴飲酒。許多朋友談風說月,心情歡欣,快樂之極。求得此籖者,百事皆吉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籖,舊解的作者馮京作馬涼,誤將王勃解作東晉名書法家王羲之,鬧了個笑話。

    籖文中,「如雲勝友」出自王勃〈滕王閣序〉。原文是:「十旬休暇,勝友如雲。千里逢迎,高朋滿座。」意思是說,主人家休假十天,邀請了一班良朋益友從千里而來,客人多得像雲一樣,客廳都坐滿了。由此可知,籖文也是寫王勃遊玩滕王閣的事。

    這枝籖既以王勃為占驗古人,遊玩又是一件賞心樂事,所以這枝籖表現出一片如意吉祥的氣氛,是一枝上吉的籖。但,籖雖上吉,也不宜太高興,在歡樂之餘,仍須小心,以免樂極生悲。王勃就是因為太囂張而被罷官的。他遊玩滕王閣後的第二年,隨著父親坐船去交趾(即現在的越南)上任,在途中就是因為太大意,不小心掉進海裡,幾乎淹死。當時他雖被救了回來,但因驚嚇過渡,不久還是死了!凡事謹慎,雖是老生常談,卻是萬古常新的名言。
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
第五籤 韓夫人惜花


第五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夫人惜花

〔籖文〕

    東園昨夜狂風急,萬紫千紅亦盡傾。
  幸有惜花人早起,培回根本復栽生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   韓夫人是誰?有兩說:一說是隋煬帝的一位侍妾,韓俊娥;另一說是南宋高宗時代的梁紅玉,她是大將軍韓世忠的妻子,所以叫韓夫人。梁紅玉原為大將之後,後來淪落風塵,成為歡場女子,機緣巧合遇上韓世忠。韓世忠知道她不是一般女流,於是結為夫婦。後為國立功,被朝廷封為安國夫人。梁紅玉最有名的故事,就是助韓世忠將軍在黃天蕩一役中「擊鼓退金兵」。

〔舊解〕

狂風太急,吹得萬花傾側。此驚險之象也。幸有愛惜花者,培回根本,而花復生。此乃有貴人扶助之象也。論此籖,險中而有救;但須要自己立即修善,有以感動人心,他人方救於己,而化凶為吉也。有一「幸」字,不易得此人也。而凶中有吉之籖,要防小人是非口舌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籖有兩位可能的「韓夫人」,會令解籖者產生困惑:到底要用哪一位古人作為解籖的依據呢?求籤要虔誠,解籖也要虔誠,如果兩位古人都用,便有騎牆之嫌了。挑好的說,企圖左右逢源,絕對不是虔誠的態度。不誠無物,古有明訓。解籖如失去這種虔誠的態度,準確度也會相對降低。所以必須要二選一。參詳眾多解籖人的說法,用韓俊娥的多,用梁紅玉的少。但從韓俊娥的典故來看,他初得隋煬帝的寵愛,後來引起皇后嫉妒,被逐出宮門,下場黯淡,與這枝「中吉」的靈籖用神不合,甚至有矛盾之虞,所以作者不擬採用韓俊娥作為占驗古人,而改採梁紅玉。

    籖文上半節是說遇到狂風,院子裡所有的花都被吹倒了。傾,就是倒。下節卻說幸得韓夫人的愛花心切,重新栽植,固本培元,於是將花種回來了。無妄之災,幸有貴人相助,逢凶化吉,平安渡過。

    這枝籖文的情節與韓世忠抗金的故事很相似。金人滅了北宋之後,繼續南侵。公元1129年,金國統帥兀术率領十萬大軍南下,企圖一舉殲滅南宋。當時韓世忠部隊只有八千人,在黃天蕩(今江蘇省江寧縣東北八十里)與金兵相遇。眼看就要展開遭遇戰了,形勢懸殊,韓世忠不知如何是好,打算硬拚,犧牲報國。幸得夫人梁紅玉之計,預先帶兵進入蘆葦叢中埋伏,然後引金兵進入。梁紅玉以擊鼓為號,宋兵萬箭齊發,並放火燒船,逼使金兵敗退,由是轉危為安,化解了一場浩劫。史稱「黃天蕩之役」。

   「東園昨夜狂風急,萬紫千紅亦盡傾。」不就是金兵滅宋的寫照嗎?「幸有惜花人早起,培回根本復栽生。」不就是梁紅玉獻計「擊鼓退金兵」的寫照嗎?這枝籤啟示我們,凡事不宜操之過急,要多採納別人的意見,從善如流,即使遇到再艱險的事情,也會化險為夷的。

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

第四籤 董永遇仙


第四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董永遇仙

〔籖文〕

    調雛紫燕在簷前,對語呢喃近午天。

 或往或來低復起,有時剪破綠窗煙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調雛紫燕正穿梭」。這一改,出問題了,因為「古人」不見了,如何以古人為鏡?所以個人認為原題不宜更改。
董永,東漢時代人,是個農家子。家貧,父死無錢下葬,於是他只好到市集賣身葬父。他的孝行被後人編成神話故事,說天庭的七仙女被他的孝行感動,其中最小的仙女甚至偷偷下凡與他結為夫妻。小仙女每夜織布十匹,十夜後共織了百匹,幫助董永還債贖身。兩人回家後成親,以為可以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誰知道,沒多久便被玉帝老爸發現了。玉帝非常震怒,下令小仙女立即返回天庭,否則將董永賜死。為了董永,小仙女只好忍痛向丈表明身分,跟他訣別。這個故事,後來又演變為「牛郎織女」。玉帝被董永的真情感動,但只容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相聚一次。相傳乞巧節就是這樣來的,它是中國的情人節。


〔舊解〕

燕教燕子學講話,在簷口對語,往來飛舞,亦一樂也。但往而復來,低而復起,似無定景象。然平穩而無礙。求得此籖者,凡事亦不宜憂心也。但要防是非口舌。

〔新解〕

    籤文與占驗古人似乎無關,是兩件事。籤文寫的是眼前風景,一個優哉游哉的人正在欣賞著春天的美好。這時,一對燕子在屋簷前飛來飛去,正在呢呢喃喃地調教著牠們的寶寶。親子和樂,洋溢著一片美滿幸福的景象。這枝籤理應上吉,為甚麼只是中吉呢?原因在於「董永遇仙」這個故事上。

    就表面的事象來說,董永遇仙固然可喜,有如中了樂透,一夜之間變為富人。但這種暴發戶式的運氣並不能持久,可解決一時的問題,不能解決一輩子的問題。就短暫的可喜來說,固然是吉的;但就長遠來看,則吉中藏凶。畢竟天道循環,有一定的規律。譬如說,人與仙不能共處,就是規律,誰都不能打破。一個人再有偏財運,也不可能每一期都中樂透。所以,回歸現實層面來看,得福而能惜福,可將延長成果的享受期;得福而不惜福,則財來財去而已。財來財去還好啦,怕只怕惹禍上身,從此走上不歸路。董永的真愛雖然感動了玉帝,但玉帝不能因此而違反天理,讓人仙共處。他把董永化作牛郎星,小仙女化作織女星,只能容許他們一年相聚一次。這個愛情故事雖然美麗,但對董永來說,已走入不歸路。不能再做人,是他最大的不幸。這枝籤啟示我們,不要守株待兔,有運氣也要踏實做人。

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

第三籤 魯班開山


第三籖    中平  占驗古人:魯班開山

〔籖文〕

    牛山之木皆常美,獨惜斧工盡伐他。

 大器大材無足用,規矩不準怎為槎?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魯班訓迪」。魯班,原姓公輸,名班,是春秋末年的魯國人,與孔子同一時代,又是同鄉。因他生長在魯國,後人便稱他為魯班。魯班一名流行後,他的本姓便被後人遺忘了。魯班擅長於木工,是當時有名的工匠。據說他發明了很多器具,如雲梯、鋸子、墨斗、曲尺等,都是他發明的。曲尺又稱魯班尺,就是這個緣故。後世奉魯班為木工界、建築界的先師,甚至為他建廟,視為神明,並訂農曆六月十三日為魯班節。魯班節俗稱「師傅誕」,凡香港、澳門、台灣與大陸等華人地區,木工界與建築界在該節日都會有慶祝活動,至今不衰。

〔舊解〕

牛山之木常美,執斧頭之人盡斬伐之,雖有大材料,亦無足用。因此木不合規矩,難以為做艇之用也。求得此籖者,宜將一切不良嗜好,均要節戒,勿為小人攻伐其短處,要循規蹈矩。今所不行善,不依規矩,終歸無用,真可惜矣。此吉中而有凶。凡得此籖,須要防範小人侵害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開山,即為某行業的開創者。魯班開創了木工行業,又技術非凡,所以他成為木工界的開山祖師。由於建築界也奉他為神明,所以他又成為建築界的開山大師。魯班開山,即比喻創行創業。創業維艱,創行更難。所以,此籖的啟示,在於開創者要有心理準備,能夠吃苦耐勞,經得起考驗,不要怕失敗。沉住氣,務必要把該做的事盡心完成,否則便前功盡廢。事業的成功,不是一時的,所以還要看後續的發展。這是一枝中平的籖。中平的意思,就是不過不失,中規中矩。

    籖文說:「牛山之木常美。」是借用《孟子》的典故。孟子說:「牛山之木嘗美矣,以其郊於大國也,斧斤伐之,可以為美乎?」意思是說:牛山曾經是很美麗的,但由於鄰近大國的郊區,經常有人上山砍伐樹木。樹木都被砍光了,還會美麗嗎?由這個典故可以啟發我們,做事要留有餘地,不要貪得無厭,也不要趕盡殺絕,否則的話,到頭來還是會害到自己的。就算來不及害到自己,也會害到子孫。廣東俗語說:「泥水佬(匠)做門,過得了人,也過得了自己。」好處大家分享,細水長流。創業的人,做主管的人,生產的人,都宜切記。

    籖文又說:「大器大材無足用。」大器,指魯班;大材,指所砍伐得的樹木。就算有大器如魯班,大材如樹木,如果沒有規矩(圓規和曲尺)的話,也造不出木筏(槎)來啊!下半截籖文告誡人們,要創業成功,必須先訂好計畫,設好制度,然後依計畫、按制度做事。切忌邊做邊想,邊想邊改,任意行事。否則的話,成功是運氣,失敗是當然。大器、大材,兩者都無法發揮功能,成就事業,不是很可惜嗎?

    這枝籖文,勸誡的成分多。得此籖者,確宜深思!

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第二籤 王道真誤入桃花源


第二籖    上吉    占驗古人:王道真誤入桃源

〔籖文〕

枯木風春盡發新,花香葉茂蝶來頻。

桃源競鬥千紅紫,一葉漁舟誤入津。

占驗古人

    王道真是北宋初年的名畫家,擅長繪畫佛、道人物。在宋太宗時代,被當時的大官兼畫家高文進稱讚,認為功力還在他之上,推薦給宋太宗。於是太宗召見他,並賜他在圖畫院當差。太宗又命高文進與他一起在開封(宋朝的國都,當時稱汴京)第一大名寺──相國寺的大殿內畫佛象壁畫。

桃源即桃花源的簡稱。誤入桃花源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所虛構的故事,文章叫〈桃花源記〉。內容是說,有一名漁夫沿著一條溪流往上行船,忘了路程,越走越遠。忽然到了一處桃花林,開滿桃花,景色十分宜人。到了溪流的盡頭,他又看到山上有一個小洞口,洞內彷彿有亮光,於是捨船登岸,進入洞中查看。誰知道,這一看非同小可。原來在山洞的另一端,有著一片良田,一排整齊的房舍。當地的人,衣著跟外人無異;老人與小孩都很開心的樣子。這就是「世外桃源」的典故來源。

舊解

    枯木遇春天而發生,花香葉茂,蝴蝶頻來。桃源乃仙家地方,其桃花開得千紅萬紫。時王道真艇撐入此水遊玩,此繁華快樂之景象也。求得此籖者,必有意外奇逢,極甚快活矣。但又可以無心得之,不可著意以求之耳。此籖有吉而無凶,謀事順遂。

新解

王道真是宋朝人,陶淵明是東晉人。東晉在先,北宋在後,兩位人物相差了五百多年。籖文的作者,將王道真移花接木到桃花源的漁夫身上,那名漁夫便隨即有了姓名。但作籖是一事,解籖又是一事,兩事不能混為一談,求籖者亦不須介意籤文是否符合歷史。儘管籖文與事實不符,而求籖者只須根據籖文的故事來理解與推論即可。這個故事的理解,不在王道真身上,而在「誤入桃源」這件事上。

這是一枝上吉的籖,但籤文卻以「誤入桃源」為題。「誤入」是不小心進入,有誤打誤撞的意思。理解這首籖文有兩個重點。一、「枯木逢春」;二、「誤入桃源」。

一、枯木逢春:冬天樹木落葉已盡,到了春天葉子又長回來。發新,即長出新芽。籤詩首句比喻人的厄運已到了尾聲,該是反轉的時候了。所以得此籖者,表示前景一片光明,否極泰來。新的運程應該是很樂觀的,所以為「上吉」。

二、誤入桃源:比喻誤打誤撞,發現了新天地或有意外的收穫。這是一場無心之「得」。得此籖者,固然歡喜,但宜注意,要用平常心來面對這種運氣,不必太過驚訝,也不必張揚,以免弄巧反拙。因為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不妙的結局。那名漁夫發現桃源後,被當地人招呼住了幾天便離去。臨行時,當地人吩咐他出去後不要向外人說起這件事。誰知道,他一出去便隨即報官。官員也很好奇,於是派人前往查看究竟。漁夫雖然在離開的時候處處留有記號,但終究還是找不到。後來又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,聽到了這個消息,也很好奇地去尋找這塊寶地。他不但找不到,不久還莫名其妙地病死了。後來便沒有人敢再詢問桃源的事。這個結局啟示我們,凡意外的收穫都不宜太高興,更不宜太囂張,反而要更加謹慎,以免適得其反。發橫財的人大都是沒有好結果的。「謙受益,滿招損」,不懂得這個道理,得意忘形,最後必樂極生悲。所以,宜以平常心對待所發生的事,同時也要懂得見好就收,不要貪婪,需索無度。吉凶之異,就是在於懂得拿捏分寸。

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
第一籤 姜公封相


第一籖    上上  占驗古人:姜公封相

〔籖文〕

    靈籖求得第一枝,龍虎風雲際會時。

   一旦凌霄揚自樂,任君來往赴瑤池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姜公,即姜太公。姜太公本名姜尚,因為他的祖先曾經襄助過夏禹治水有功,禹便將呂地封給他,於是改姓呂。呂,即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。這個市又簡稱宛。

姜太公是周朝的開國功臣。據歷史記載:有一次,周文王要出去打獵,臨行前卜了一卦。卦辭說:「所獲非龍非彲(音離,無角龍),非虎非羆(音皮,黑褐色的熊)。所獲霸王之輔。」意思是說:你所得到的獵物,不是龍,也不是彲;不是虎,也不是羆;而是一位能輔助你稱霸的人物。文王前往渭水打獵,途中遇見呂尚正在水邊釣魚,便上前跟他搭訕。聊了一會,他高興地說:「你就是先父太公所盼望的人啊!」於是拜他為師。因這句話,後人便稱呂尚為「太公望」或「姜太公」。文王死後,姜太公仍然襄助他的兒子武王,武王稱他為「師尚父」。武王對他言聽計從,聯結其他諸侯,在牧野(今河南省新鄉市)一役,大敗商軍,紂王被追殺,死於鹿臺。商朝滅亡,周朝成立。因姜太公開國有功,武王將齊地封給他,成為齊國的開國君主。齊國,疆域主要涵蓋今山東省的大部分,與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。

〔舊解〕

周朝興國功臣姜太公,又名尚。當時龍虎得風雲會合,則龍飛到上天去,揚揚快樂。即瑤池仙家地方,亦可到矣。此是榮華發達之象也。求得此籖者,定百事如意,真第一枝上籖也。

〔新解〕

在黃大仙的一百枝靈籖中,上上籖只有三枝,所以求中的機率亦只有百分之三,運氣是相當好的。但求籖者不能因為運氣好,而忽略了籖文的內容,以為一定如〔舊解〕所說的「定百事如意」。求籖的第一條守則是:「只能問一事。」既然只能問一事,就算求得上上籖,也不能「百事如意」,理由是很清楚的。

這枝籖雖然是上上籖,求到固然大吉大利;但我們若仔細觀察籖文的內容,尤其是考究所謂「占驗古人」的歷史背景,便不能不有一番深思與自省。

一、占驗古人是商朝末年與周朝初年的姜太公。姜太公老來得志,協助周文王與周武王打天下,是周朝開國的第一功臣。後來被分封到齊國,成為齊國的第一君主,事業可謂相當順利。他的成功有三個要件:一是時代背景,正處於紂王無道,民心向背的時候。這時天下大亂,各國諸侯都有意背叛。籖文所謂「龍虎風雲際會時」,即是講這個時代背景。求籖者必須也遇到這種類似的背景,方能配合。如新公司成立,或公司正處於改革之時,上頭有意大刀闊斧,進用新人;或內部人事鬥爭得很厲害,求籖者打算出走;或上級反復無常,難以相處等。如果有了這種類似的背景,求籖者如求得此籖,就可以考慮更上層樓或另謀出路了。俗諺說:「危機就是轉機。」

二、得人賞識是成功的第二個關鍵。姜太公得到周文王的賞識,諸葛亮得到劉備的賞識,所以都能夠封侯拜相。這些佳話,即可透露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,「人緣」,是千古不變的定律。

三、但人緣好也必須有個先決條件,那就是要捫心自問: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?能力也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沒有相對的能力,也是吃力不討好的。平庸的人坐上高位,反而是件壞事。

姜太公不是少年得志,而是老來得志,所以這枝籤比較適合中年以上的人士,青年人則不太合宜,除非他的個性本來就是老成持重。中年以後,經歷多,見識廣,做事比較穩重,處理事情也比較周延得體,這是年輕人所欠缺的條件。年輕人如果求得此籤,應有大器晚成的心理準備。欲速不達,就算能達,也難有好結果。古人說:「少年得志大不幸。」是很有道理的。

籖文中「凌霄」是比喻升上高位,「瑤池」是比喻逍遙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