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第二籤 王道真誤入桃花源


第二籖    上吉    占驗古人:王道真誤入桃源

〔籖文〕

枯木風春盡發新,花香葉茂蝶來頻。

桃源競鬥千紅紫,一葉漁舟誤入津。

占驗古人

    王道真是北宋初年的名畫家,擅長繪畫佛、道人物。在宋太宗時代,被當時的大官兼畫家高文進稱讚,認為功力還在他之上,推薦給宋太宗。於是太宗召見他,並賜他在圖畫院當差。太宗又命高文進與他一起在開封(宋朝的國都,當時稱汴京)第一大名寺──相國寺的大殿內畫佛象壁畫。

桃源即桃花源的簡稱。誤入桃花源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所虛構的故事,文章叫〈桃花源記〉。內容是說,有一名漁夫沿著一條溪流往上行船,忘了路程,越走越遠。忽然到了一處桃花林,開滿桃花,景色十分宜人。到了溪流的盡頭,他又看到山上有一個小洞口,洞內彷彿有亮光,於是捨船登岸,進入洞中查看。誰知道,這一看非同小可。原來在山洞的另一端,有著一片良田,一排整齊的房舍。當地的人,衣著跟外人無異;老人與小孩都很開心的樣子。這就是「世外桃源」的典故來源。

舊解

    枯木遇春天而發生,花香葉茂,蝴蝶頻來。桃源乃仙家地方,其桃花開得千紅萬紫。時王道真艇撐入此水遊玩,此繁華快樂之景象也。求得此籖者,必有意外奇逢,極甚快活矣。但又可以無心得之,不可著意以求之耳。此籖有吉而無凶,謀事順遂。

新解

王道真是宋朝人,陶淵明是東晉人。東晉在先,北宋在後,兩位人物相差了五百多年。籖文的作者,將王道真移花接木到桃花源的漁夫身上,那名漁夫便隨即有了姓名。但作籖是一事,解籖又是一事,兩事不能混為一談,求籖者亦不須介意籤文是否符合歷史。儘管籖文與事實不符,而求籖者只須根據籖文的故事來理解與推論即可。這個故事的理解,不在王道真身上,而在「誤入桃源」這件事上。

這是一枝上吉的籖,但籤文卻以「誤入桃源」為題。「誤入」是不小心進入,有誤打誤撞的意思。理解這首籖文有兩個重點。一、「枯木逢春」;二、「誤入桃源」。

一、枯木逢春:冬天樹木落葉已盡,到了春天葉子又長回來。發新,即長出新芽。籤詩首句比喻人的厄運已到了尾聲,該是反轉的時候了。所以得此籖者,表示前景一片光明,否極泰來。新的運程應該是很樂觀的,所以為「上吉」。

二、誤入桃源:比喻誤打誤撞,發現了新天地或有意外的收穫。這是一場無心之「得」。得此籖者,固然歡喜,但宜注意,要用平常心來面對這種運氣,不必太過驚訝,也不必張揚,以免弄巧反拙。因為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不妙的結局。那名漁夫發現桃源後,被當地人招呼住了幾天便離去。臨行時,當地人吩咐他出去後不要向外人說起這件事。誰知道,他一出去便隨即報官。官員也很好奇,於是派人前往查看究竟。漁夫雖然在離開的時候處處留有記號,但終究還是找不到。後來又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,聽到了這個消息,也很好奇地去尋找這塊寶地。他不但找不到,不久還莫名其妙地病死了。後來便沒有人敢再詢問桃源的事。這個結局啟示我們,凡意外的收穫都不宜太高興,更不宜太囂張,反而要更加謹慎,以免適得其反。發橫財的人大都是沒有好結果的。「謙受益,滿招損」,不懂得這個道理,得意忘形,最後必樂極生悲。所以,宜以平常心對待所發生的事,同時也要懂得見好就收,不要貪婪,需索無度。吉凶之異,就是在於懂得拿捏分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