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

第九籤 陶淵明賞菊


第九籖    上吉  占驗古人:陶淵明賞菊

〔籖文〕

    瑤琴一曲奏新腔,明月清風枕蕈涼。

咸集嘉賓同賞菊,或歌或舞或飛觴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陶淵明,是東晉末年的大詩人。凡到了朝代的末年,國家氣數已盡,滅亡在即,政治、社會必定會產生亂象。貪官當道,民不聊生,是必然的現象。在現代,就是貧者越貧,富者越富,成為一個M形的極端社會。貪官表面上人模人樣,而他們刻意吸食民脂民膏,比豺狼還要兇狠。陶淵明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年代。他年輕時為了理想跑去做官,後來發現不對勁便回家了。中年時,也曾一度為了生活,經親友推薦至彭澤縣(在江西省九江市內)當縣太老爺,但只做了八十幾天,因不願意奉承上司,便又辭官歸家了。他立定心志,這一去便永不回頭。雖然辛苦,雖然貧窮,他寧願過著耕種的生活。他喜歡喝酒,寫了二十首〈飲酒詩〉,其中一首說: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」成為千古絕唱,不朽名句。籤題「陶淵明賞菊」就是由這兩句詩而發的。

〔舊解〕

明月清風,枕蓆涼爽。陶淵明會集許多朋友來賞菊花,彈琴與唱歌飲酒,此乃快活之景象也。如求得此籖者,所謀各事均皆順遂,無往而不利矣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籖文描述陶淵明邀集朋友飲酒賞菊的快樂盛況,是一枝上吉的籖;此籖有令人如意的、順利的感覺。抱著愉快的心情做事,大都會有理想的結果。但籤文的占驗古人陶淵明,他所得到的快樂,並不在於表面上的飲酒賞菊;他背後隱藏了一些人生哲理,能實踐這種人生哲理,才是他真正的快樂來源。

陶淵明的快樂,它的基礎是建築在物欲的無求上,並不是事業成功後帶來的喜悅,或發達後所帶來的高興。所以,此籖雖然有得意的、順利的啟示,但如能領會到陶淵明的真快樂,付諸實行,便可以像他一樣,快樂下半輩子。

一般世俗追求的所謂快樂,都與物欲有關。名利帶來的滿足,其實就是物欲的滿足。獲得物欲的滿足,固然讓人快樂,但這種快樂卻是短暫的;短暫的快樂過後,空虛感便又再來襲。空虛感會帶來寂寞,寂寞會帶來恐懼。這種恐懼感就是痛苦的來源。很多人為了填補這份空虛,消弭寂寞的感覺,於是便不斷追求物欲的滿足,甚至不擇手段,有如吸毒者的吸毒。佛祖說:「諸行皆苦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如何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,又能長久保持這種快樂呢?

要得到真正的快樂,又能長久保持的,就要學陶淵明一樣,當好一個「人」,發揮人應有的價值。人類是動物之一,所有動物的本能本性,人類都有;但唯獨只有人類才有的人性,一般動物便沒有了。人性是甚麼呢?就是道德的內涵。要當好一個人,就要發揮人類特有的道德內涵。人類固然須要物欲的滿足,來維持生命的延續,這跟所有動物都沒兩樣。基本的物欲滿足是很容易達到的,尤其是在這個物質富裕的年代,只要你願意找工作,溫飽便不成問題。但當達到基本的滿足後,便要思考如何當好一個人,發揮人類應有的價值,而不是無休無止地追求物欲。提升自己的道德,減低物欲的渴望,快樂將將永無休止地陪著你。陶淵明辭官,不跟貪官同流合污,就是道德的提升;彈琴賞菊,飲酒寫詩,就是追求心靈的昇華。俗語說:「知足常樂。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