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第二十七籤 越王復國


第二十七籖   中平 占驗古人:越王復國

〔籖文〕

天晴粉蜨翻衣晒,又看庭前蟻陣排。

隊伍整齊趨或退,時開時合思何佳?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蝶蟻知時」,又略去古人,不足取。本文仍以原題作解。

「臥薪嘗膽」是家傳戶曉的成語,這個成語的來源就是「越王復國」的歷史故事。春秋時代,吳王闔廬(閭)與越王勾踐爭霸,闔廬敗亡。兩年後,闔廬的兒子夫差為父報仇,起兵攻打越國,上演了一幕「王子復仇記」。越國大敗,勾踐求和,成為吳國的奴隸。勾踐在吳三年,忍辱負重,宣誓效忠於夫差,求免一死,最後還取得夫差的信任,放他回國。勾踐回國後,勵兵圖治,在座前掛著一顆苦膽,每天坐臥與飯前,必抬頭舔一下,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的恥辱。他與百姓同甘共苦,下田耕作,不讓自己過著安逸的生活,以免喪失鬥志。如是者過了十年。十年後機會來了,他趁著夫差出外與諸侯聚會的時候,發兵攻打吳國。吳國屢戰屢敗,夫差求和。勾踐有前車之鑑,不肯答應,逼使夫差自殺,吳國遂亡。此後,越國成為南方最強大的國家。

〔舊解〕

天晴則蝶曬其翼,將雨則蟻出如擺陣。或進或退,時開時合,在蟻子亦甚得意矣。人與物同,各得其意,便是快活。求得此簽者,亦平穩無礙也。

〔新解〕

    越王得以復國,理應大吉,為甚麼這枝籤只是「中平」呢?中平者,中規中矩,不過不失而已。我們可以從兩點理解:

    一、越王勾踐本來是可以不「失國」的,如果他當年知道在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,不要逆天而行,他就不會失國,在吳國平白做了三年的奴隸,回國後又臥薪嘗膽了十年。這個慘痛的教訓,讓他領會到甚麼叫做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」的道理,並且知道「時機」的重要性,時機未到就得要忍耐。最後他雖然能報了三年受辱之仇,越國失而復得,但所付出的慘痛代價,已抵銷了一切喜象。

    二、籖文好像與占驗古人的故事並不相應。但如果我們反覆閱讀內容,就會發現,粉蝶(蜨)曬衣(翼),螞蟻排陣,不就是「知時」嗎?昆蟲沒有人類的思想,只是發揮牠們的動物本能,自然而然地知道在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,絕對不會違反。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,他的缺點也就出在這個「靈」字上。靈的負面作用就是自以為聰明,一意孤行。越王句踐所犯的毛病,就是昧於事理,才會落得失國受辱的下場。凡事經過教訓而後失而復得的,都不能稱為「上吉」。

    仔細想想,大自然才是人類的導師呢!不懂得這個道理,又豈能配稱一個「靈」字?靜觀萬物,參透真理,古今哲人都是這樣產生的。一旦悟道,又豈會只是「中平」而已?

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第二十六籤 孫夫人歸國


第二十六籖   中平 占驗古人:孫夫人歸國

〔籖文〕

花影遲遲侵砌上,遙知月鏡掛長空。

忽聞鶴唳聲淒切,早買歸舟返里中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徐庶歸家」。本文作解,以孫夫人為主。

孫夫人是三國時代東吳國主孫權的妹妹孫尚香。據《三國演義》的描述,劉備向孫權借取荊州暫住,事後卻無意歸還。於是孫權與周瑜設計,以孫權的妹妹孫尚香為餌,誘使劉備前往東吳招親,趁機殺害。但這個陰謀被諸葛亮洞悉,於是將計就計,不但使劉備娶得美人歸,還能以「親家」為由,在荊州永遠「暫住」下去。這一幕把周瑜氣死了。劉備在蜀建立根據地後,仍然無意將荊州還給東吳。孫權於是又想一計:派人假傳母親病危的消息,要孫尚香帶劉備唯一的兒子阿斗回東吳探望老人家,想用阿斗作為人質要回荊州。孫尚香不疑有詐,出於孝心,於是帶著阿斗離開。幸好被諸葛亮發現得早,馬上派人攔截。最後孫尚香只好留下阿斗,獨自回去。回去之後,孫尚香固然知道被騙了,但也無可奈何。從此她也不能回蜀國去了。

徐庶也是三國人物。他回鄉的故事與孫尚香情節差不多,只是故事的主旨不同。孫夫人的故事是東吳想要回荊州,徐庶的故事是曹操想要取得人才,設計騙他回家。徐庶原在劉備處效忠,曹操仰慕他的才華,想收為己用,於是派人偽造徐庶母親的親筆信,至劉備處要徐庶回去救母。徐庶出於孝心,只好離去。這一去便被曹操留住,無法回頭,結局與孫尚香完全一樣。

〔舊解〕

花影侵於花基上,知係月鏡排在空中。忽聞鶴聲啼得悲切,即要買舟回家。此籖大意,言人當要知機,一聞不吉之消息,如聞鶴聲之淒切,要及早回頭,歸於善路,方有結果,如行客之買舟回家一般。此籖於吉中有凶,但逢凶亦可以化吉。知趨避便無礙,宜防小人是非口舌。

〔新解〕

這枝籖無「吉」可言,舊解說「吉中有凶」,又說「逢凶亦可化吉」,有解等於無解;所提出的「吉」字,更與籖題的「中平」風馬牛不相及。「中平」的意思,是中規中矩,不過不失。既無吉象,也無凶兆。

籖文所描述的,是一個異鄉人在月下賞月時,突然聽得鶴鳴之聲,思念起故鄉的親人,想及早回去的情景。「鶴唳」的典故出自《易經‧中孚》九二爻辭:「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。」是父子相應之象。父母要孩子返鄉,孩子即聽命回家。「買舟」,是租船的意思。「里」即故里;故里就是家鄉。不論是孫夫人還是徐庶,對他們而言,被騙回家,所以無吉可言。就籖論籖,這是一枝平平無奇的籖,應以孫夫人為驗。因為孫夫人是孫權的妹妹,雖被騙了回國,縱使孫權仍無法達到收回荊州的目的,也不會加害於她,所以能得中平。如果換成徐庶就難講了。曹操騙他回去是為了求才,如果不為所用,他又不懂得化解,即恐遭大難。暗藏凶險,不是這枝籤的本意。這是我仍用孫夫人為占驗古人的最主要原因。

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

第二十五籤 朱洪武登基


第二十五籖   上吉 占驗古人:朱洪武登基

〔籖文〕

群山擾擾朝中嶽,有似為臣列鵠班。

拱立兩行齊整肅,自居此地豈無歡?

〔占驗古人〕

朱洪武,即明太祖朱元璋。他建立明朝後,第一個年號就稱為洪武。登基,就是登上皇帝寶座之意。一個人能登上皇帝寶座,意氣風發,可想而知。朱元璋出身於貧窮家庭,當過牧童,父母兄弟先後去世,不得已到寺廟裡當小和尚。二十四歲那年,天下已亂,他應朋友的邀約,離開寺廟,參加革命。這一去就去了十六年。在他四十歲那年,成功地推翻元朝,在南京登上了皇帝的寶座。

〔舊解〕

天下之山,以中嶽為至高。四山朝拱,齊齊整,如人臣拱手排班而立。居此地者,有如君之使臣,一呼即應。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。少時牧牛,時率群童登中嶽之巔,戲稱自己為帝,使群賀之。後朱元璋竟成真正皇帝,號稱洪武,統一山河。若求得此簽者,必得事事如意,步步高陞也。

〔新解〕

中國有五座很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大山,分別位於東南西北與中央,古人稱為五嶽。這五嶽是東嶽的泰山(山東)、西嶽的華山(陝西)、北嶽的恆山(山西)、南嶽的衡山(湖南)與籤文所提到的中嶽嵩山(河南)。由於嵩山處於中央位置,一向被視為地位最高,有如皇帝一樣。

鵠是鵠的,是箭靶的紅心,比喻皇帝。班是排班。古時朝臣上殿,按官職性質與大小排列,稱按部就班。相傳,朱元璋在幼小的時候,由於家貧的緣故,當了幾年牧童。有一次,他與一群同伴登上嵩山,自比皇帝,還要群童向他跪拜,就像四嶽向中嶽排班一樣。這首籖文,就是描述這個故事的。不論故事的真實性如何,朱元璋日後當上皇帝,卻是事實。一個當上高位的人,自然躊躇滿志。這是枝上吉籖,表示大局底定,無須懷疑,忐忑不安。但它的啟示是:坐上皇帝大位並不是等於就此結束,相反地,卻是新危機的開始。俗語常說:「危機就是轉機。」但卻很少人知道:「成功就是危機的開始。」人生前途,往往跨過一個山峰,前面還有無數的山峰等著你;一個階段的完成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。如果心足意滿,樂極忘形,一旦怠忽,成功便會翻轉為失敗。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,大殺貪官,又大殺功臣。他的目的,固然在於鞏固政權,但也埋下了失敗的因子。凡事有得必有失,如何取捨,都在一念之間。歡愉是暫時的,切忌過了頭,而不知危機四伏。

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第二十四籤 劉基歸隱


第二十四籖 下下 占驗古人:劉基歸隱

〔籖文〕

詩酒琴棋可解愁,座中無客樂難休。

或彈或唱誰知美,冷飲雖多亦是憂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白居易嘆情」,但原因不明。本文仍依原題作解。

劉基,字伯溫,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。劉基歸隱前後有三次。他本來是元朝順帝元統元年(西元1333年)的進士,第一任官職是江西省高安縣縣承(縣長)。做了五年,為民請命,很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;不過卻也得罪了不少權貴,於是便辭官歸隱。這是他第一次歸隱(西元1341年)。兩年後,朝廷又徵召他擔任浙江省儒學副提舉,兼任考試官。他在任內檢舉中央官員監察御使瀆職,但不被接受,反而被人怪罪。他只做了一年官又辭職了。這是他第二次歸隱(西元1344年)。十二年後,天下大亂,各處都有盜賊。朝廷再次起用他,任命他為浙江省元帥府都事,協助平亂。但不到一年,見事不可為,他又棄官回家了。沒想到,朱元璋很器重他,大明建國,他功不可沒。

〔舊解〕

詩酒琴棋,可以解人愁悶。而無人客來講說話,獨自己彈琴唱歌,無人知到我之好處,如此冷淡,雖然多飲杯,仍然是憂也。而求得此簽者,雖處於順境,而未免有憂愁。急宜廣結善緣,務使善與人同,則應求多而無憂愁矣。蓋此簽凶多而吉少,宜在社壇作福吉。

〔新解〕

劉基自小聰明伶俐,十分好學。精通經史,又擅長天文與兵法。他後來輔助朱元璋統一天下,建立明朝,是諸葛亮一類人物。這是一枝下下籖,重點在於劉基先前的事蹟,多次歸隱。有才華的人,自然是想有一番作為的。無奈他身在朝代的末世,懷才不遇,有志難伸。這枝籖是下下之兆求得的人可能會不知如何是好。請不須要過度擔心,所謂靈籤縱使靈驗,也只是具有參考價值,並不表示就此絕望。雖然知道自己的際遇並不理想,但柳暗花明,不宜就此灰心喪志。劉基後來成為大明的開國功臣,功業不小,歸究原因,就是一個「忍」字。他能忍下一口閒氣,不跟別人計較,於是躲過了很多災難。劉基的三次歸隱,就是發揮了一個「忍」字而已。如果劉基在擔任高安縣長的時候,便硬要與當地權貴作對,死不辭官,後果是很難想像的。他能看通了這一點,明哲保身,寧願歸隱去了,躲過了日後可能被人陷害的災難。第二次他得罪的是中央級的官員(他只是地方官而已),後果也是很難預料的。辭官一走了之,又躲過可能的一劫。第三次,不是明哲保身的問題了,而是時至末代,已無可作為了,無謂浪費精神,於是他一走了之。古語說:「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」對前途來說,一時的下下又有甚麼問題呢?忍,是一門鍛鍊鬥志的學問。相傳劉基也懂得算命。其實,洞悉「命」與「理」的關係者,從事理的分析便可以知命。分析就是「算」,又何勞卜卦與求籤呢?把卦辭與籤文好好地看一遍,如果你還不知命的話,只能怪自己的智慧了。

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第二十三籤 盧生夢


第二十三籖 中平 占驗古人:盧生夢

〔籖文〕

邯鄲一夢幻無邊,數載身榮是熟眠;

換卻錦衣歸故里,睡醒還記在心田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   盧生夢,一本作「邯鄲夢幻」。這個故事又稱邯鄲夢或黃粱夢,是唐代傳奇小說《枕中記》的故事。故事敘述主人翁盧生(盧姓的讀書人)至長安參加進士考試,落第還鄉,在邯鄲道上一家客棧中住宿,遇到一名姓呂的老道士。老道士看他面相,鬱鬱寡歡,已知道幾分原因,於是故意跟他搭訕。相談之後,一如預料,老道士便送了一個青瓷枕頭給他。盧生接過枕頭,嘗試躺了一下,沒想到便馬上睡著了,而且做了一個好夢。夢中他娶了一位豪門美妻,後來又高中進士,當上宰相,位極人臣,享受了五十年的上流生活。後來因為朝廷發生政治鬥爭,他被人陷害入獄,並遭放逐外地。多年後,他雖獲平反,但人已老去,在生病臨終前一刻,夢便醒了。這時老道士還在他的身邊淡定地喝茶,而客棧主人剛才煮的一鍋黃粱飯(小米飯)還未熟呢!

〔舊解〕

夢中得富貴,著錦繡衣裳回家,醒後仍然記在心中。此乃一片虛假之情形。此籖雖無妨礙,但亦無可取之處也。若求得此簽者,宜凡事謹慎。

〔新解〕

追求富貴,脫離貧窮,是人之常情。不過,這種常情不是多數人都能得到實現的,因為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古人說:「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」雖涉宿命論,倒也有幾分真實性。當然,例外的現象也是會有的,但畢竟不多。

何謂富貴呢?對古人來說,富指家財萬貫,貴指當上大官。當上大官而擁有財富,便稱富貴。但富貴雙全的人萬中無一,較多的人是富而不貴,或貴而不富,兩者僅得其一;而更多的人則是兩者皆無,只靠打工餬口度日。

盧生夢給我們的啟示是:富貴也只是過眼雲煙的事吧了,不必著意追求。用儒家的思想來說,富貴如浮雲,不如安於本分,做該做的事。用佛家的思想來說,四大皆空,何況是富貴呢?兩家思想的本質雖然不同,但對富貴求之無益的態度卻是一致的。富貴在外,是外求;而人格在內,是內求。與其向外追求富貴,毋寧向內追求個人的修養。儒家講進德修業,佛家講明心見性,都很有見地。

這是一枝中平籖,表示不過不失,也勸人不要計較得失。不過,在現實人生中,這枝籖如果能為你帶來深切的反省與思考,因而頓悟真理,中平也許能變成大吉。吉在心中,本來也是不假外求的。

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第二十二籤 王維別友


第二十二籖 下下 占驗古人:王維別友

〔籖文〕

秋水伊人各一方,天南地北恨偏長。

相思試問憑誰寄,不盡悽涼枉斷腸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陳妙常思春」。陳妙常是南宋高宗年間的一名尼姑,才華洋溢,詩文倶佳,她與潘必正的愛情故事,被明代文人高濂改寫成戲劇《玉簪記》。但籤題為「王維別友」,籤文也並無具體的人物,所以本文仍用舊題。

王維,是唐代的大詩人。在《唐詩三百首》中,選入他的作品很多。其中有一首叫做〈送別〉,詩說:「下馬飲君酒,問君何所之?君言不得意,歸臥南山陲。但去莫復問,白雲無盡時。」又有詩說:「山中相送罷,日暮掩柴扉。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」王維的送別詩很多,沒有一首像籤文那樣,寫的是男女之情。也難怪後人將籤題改了。王維經歷過安史之亂,皇帝出走的困境。他被叛賊俘虜,逼他官任原職。安史之亂平復後,王維因為這件事幾乎被朝廷治以死罪。幸好他在偽朝任官時曾寫過一首懷念前朝的詩,才赦免他的死罪。大難不死後,王維覺得人生無常,於是皈依佛教,退休後隱居山中,過著平靜的生活。

〔舊解〕

天南地北,各居一方。書信又無人寄,思念到肝腸都斷。此乃淒涼之景象也。求得此籖者,要修善以感動人心,則凡事有貴人,又可寄託,免至淒涼也。此籖凶事多而吉少。社壇作福。

〔新解〕

王維有好幾首送別詩。前面所引的是一首五言古詩、一首五言絕句。他另有一首五言古詩〈送綦毋潛落第還鄉〉。落第,即考試失敗。唐朝的首都在長安,綦(音棋)毋(音無)潛至長安參加全國進士大會考,不幸落第,在準備還鄉之時,王維寫了這首詩安慰他,給他送行。由於古代交通不發達,所謂「送別」,往往就是一去不回了。所以,古人所寫的送別詩,心情往往都是很沉重的。籤文也不例外。

原籤文刻錯兩個字,一個是「伊」作「依」;另一個是「枉」作「狂」。「秋水伊人」,典出《詩經》,指思念的那個人。「枉斷腸」語出李白詩「雲雨巫山枉斷腸」,「枉斷腸」形容傷心雖到了極點也沒有用。送別,往往一別便後會無期,傷心也於事無補。這枝籖是下下籖,原因就在這裡。舊解要求籤者「社壇作福」,即要人到廟裡燒香拜神。如果燒香拜神真的有效,天下間便沒有失意的人了。不過話說回來,燒香拜神是為了燃點希望,是符合人類普遍的心理要求的。人存希望,才能活得下去。在心理層面來說,是健康的、也是科學的;總比鬧自殺來得有意義。如果籖文與實際情況相應,燒香拜神之後,可重拾信心與希望,不失為一種心靈安慰的好方法。但切記事後也要好好幹活,面對現實,繼續向前。這樣,燒香拜神便不能算是一種迷信了。

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第二十一籤 武則天賞花


第二十一籖 中吉 占驗古人:武則天賞花

〔籖文〕

天外紅霞如抹錦,檻邊桃杏鬥新粧。

盈眸煙熳誰居首?美酒頻斟且酌量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  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現過的一位女皇帝。她本來是唐太宗時代的一名才人(近身宮女),由於被太子李治看上,暗中跟她來往。唐太宗死後,按例要將近身宮女送往寺廟出家。李治登位,是為唐高宗。唐高宗雖有皇后,但思念舊情,探知武則天去處,召她回宮,策封為昭儀(妃子)。後來宮廷爭寵內鬥,皇后被廢,武則天因此成為皇后。唐高宗短命,由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繼位,是為中宗,於是她又成為皇太后。武則天陽剛獨斷,而中宗不願聽命,被武則天廢了,另立第四子李旦為帝,是為睿宗。睿宗年幼不懂事,武則天垂簾聽政,大權在握。後來又廢了睿宗,自立為帝,開國號為「周」。

〔舊解〕

    此為唐時武則天於冬天擊鼓催花(開)時,評桃品杏之情景也。求得此籤者,凡事有吉無凶,并且定必有意外收獲也。若問自身之事,更可丁財兩發。諸事平穩之象也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武則天賞花的故事出自民間小說。說她在冬天要到御花園賞花,擔心花期尚未開始,無花可賞,於是下了一道詔書,命令百花齊放,好讓她觀賞。詔書說:「來朝遊上苑,火速報春知。百花連夜發,莫待曉風吹。」侍臣在御花園將詔書宣讀一遍,並擊鼓助陣。百花不敢違抗聖旨,於是在一夜之間,御花園的花幾乎都開了。這枝籖文,就是敘述武則天賞花,並從中挑選花魁的故事。依籤文之意,理應遇事毫無阻滯,十分暢順;但這枝籖只是「中吉」,不是上吉,換句話說,並不是完全教人滿意的。為甚麼呢?

    照常理來看,一個人做事如果都能得心應手,暢順無礙,固然是美好的事。但那個人所做的事如果是違反天理的話,那就有問題了。武則天的成就固然了不起,賞花代表功成名就後所得到的繁華富貴。問題是:在冬天賞花,逼老天爺也要順從她的意,提早開花,這就未免太霸道了。這種做法,逆天而行,雖然能滿足一時的快樂,卻不能夠持續長久。就好像她硬要做皇帝,違反法統一樣。這種吉不會長久。所以我們做事應看遠一點,凡事要順理成章,知所節制,不能硬來。籤文說:「美酒頻斟且酌量。」從「酌量」二字,雖指挑選花魁的事,但更應思考適可而止的道理。舊解以為問自身之事,可丁財兩發。如能丁財兩發,又豈止「平穩」而已。既違背籤題「中吉」之意,又自打嘴巴,實難以接受。

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

第二十籤 裴度為相


第二十籖 中平 占驗古人:裴度為相

〔籖文〕

天上仙花難問種,人間塵事幾多更。

前程已註公私簿,賞罰分明濁與清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雪梅招親」。舊解即以這個故事作解,可謂風馬牛不相及。本文仍以「裴度為相」分析籤文,不作第二人解。

裴度為唐朝著名宰相,歷任中、晚唐兩期四朝(憲宗、穆宗、敬宗、文宗)重臣。相傳裴度在年輕時,遇到一名術士,認為他面相不佳,事業、健康兩不宜。後來,他在遊歷香山寺的時候,撿到一條玉帶,在現場守候失主。這條玉帶是一個姑娘爲了替父親贖罪而預備的,不慎遺失,讓她心急如焚,回到現場尋尋覓覓。他知道後就慷慨地把玉帶還給她了。後來裴度在路上又遇到那名術士,術士為之大驚,因為裴度的面相改變了,認為當得富貴壽考。裴度二十四歲那年進士及第,後來做到宰相,享七十六高壽,應了術士的預言。

〔舊解〕

雪梅為安南國王之宮主,特徵聯求婚。其聯首曰「太極殿前三尺雪」。後有廣東人姓黃名華貴,當時福至心靈,以梅之得植於人間,原出於天上仙花之種,乃以「廣寒宮裡一枝梅」為聯比以應徵,卒獲招為駙馬。論此籤意,凡事平穩,倘能力行善事,當可獲福也。

〔新解〕

籤題明明作「裴度為相」,舊解卻改以「雪梅招親」,實在令人難以理解。而黃華貴既獲招為駙馬,一步登天,前途似錦,應作上吉論,又怎會是「平穩」的呢?舊解因應籤題是「中平」,於是作平穩解釋,實難自圓其說。

這枝籤文的重點在於第三句「前程已註公私簿」一句,即命運由上天註定的意思。既命運已由上天註定,一切便不須強求,隨遇而安,因此是「中平」。中平就是不過不失,平平穩穩是也。

可能有人會問,裴度為相不應該是上吉嗎?一個人畢竟難得當上宰相啊!話雖沒錯,但這種宰相命如果是命定的話,一般人想求也求不到,不如平穩地過日子倒還能安安樂樂。

可能也有人會問,從裴度歸還玉帶的事蹟來看,一個人作善事是否能改命?坊間流傳一本書叫《了凡四訓》,就是敘述一個改命的故事。諸君試想想,如果做善事能夠改命,那命中註定的說法就不能成立。善事不能因改命而做,而是自然而然地做,出自良心;拜神拜佛不能因求福而拜,而是自然而然地拜,出自誠意。凡預設回報念頭的付出都是虛假,沒有功德。中國在魏晉南北朝的梁朝時代,達摩從印度去中國,身為佛教徒的梁武帝要見他,當面問他,說他大興土木建造佛寺,布施設齋,是否有功德?達摩直接了當地回答他說:「沒有。」武帝當場不悅,話不投機,便打發他離開了。這段故事《六祖壇經》也有記載。有一信徒問起這則故事,六祖惠能更明白地說:「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。」求福就已經是心邪,心邪即心術不正,神佛又怎會讓心術不正的人好過呢?如能瞭解這一點,做良心該做的事,不求回報,回報便自然而然地降臨了。「賞罰分明」、「清濁立判」,福在其中。

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第十九籤 伏羲畫八卦


第十九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伏羲畫八卦

〔籖文〕

    乾卦三連號太陽,潛龍勿用第一章。

    其中爻象能參透,百福駢臻大吉昌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   伏羲,是太古時代的神話人物。據說他姓風,甘肅省人,是傳說「三皇五帝」中最早的一位皇帝。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很多,如教人結網捕魚、畜養獵物等。文字、古琴、八卦,相傳也是他首先發明的。後人把他奉為神明,至今甘肅省天水市仍有他的「伏羲廟」留存,每年都有祭祀活動。八卦即《易經》的前身。商朝末年,周文王被紂王關在牢裡,他利用八卦的互相重疊,衍為六十四卦的《易經》。周朝建國後,《周易》便成為當時王室占問吉凶的主要典籍。

〔舊解〕

乾卦純陽無陰。能想透第一章之句語。隱藏其剛強之氣勿用。則百福至而大吉昌矣。求得此簽者。凡事要隱忍退避。靜以待時。有善氣而無惡氣。方能受福而吉昌也。此簽有吉無凶。平穩無礙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相傳伏羲所畫的八卦,最初只有符號,後人才分別為這八卦命名的。八卦的符號與名稱是:*《乾》、《坤》、《震》、《巽》、《坎》、《離》、《艮》、《兌》。將這八卦的符號互相重疊後,即衍變成六十四卦。《乾》的符號為三條沒有斷裂的橫線,所以籖文說「乾卦三連」。這個卦古時象徵自然中的太陽、人事中的君主、人倫中的父親。在現代社會中,可以用來象徵老闆。古人說:「創業維艱。」俗語也說:「萬事起頭難。」從無到有,老闆辛苦的程度是不言可喻的。

將三劃的《乾卦》重疊後,即成六劃的〈乾卦〉。〈乾卦〉是《易經》六十四卦的第一卦。六劃的卦,每一劃都稱為「爻」(音餚)。由下往上數,第一爻為初爻,第六爻稱上,二爻至五爻沒有特別的名稱,就按順序數,即二爻、三爻、四爻、五爻。〈乾卦〉初爻的爻辭(相當於籖文)說:「潛龍勿用。」所以籖文第二句說:「潛龍勿用第一章」。「第一章」指〈乾卦〉的初爻。「潛龍勿用」的意思,表示時機還未成熟,勸人稍安毋躁。籤文的道理,是要人做事宜謹慎,按部就班。時機如果還不夠成熟,就要緩他一緩、忍他一忍。輕舉妄動,往往得不償失。尤其是在創業的時候,走錯一步,便可能全軍覆沒。這枝籤為「中吉」,表示結果還算理想,雖不盡如人意,但應可接受。

但籤文最後一句說:「百福駢臻大吉昌。」表示大吉,不是籤題所標示的「中吉」。駢,兩馬並行,引申為一起的意思。臻,達到的意思。後兩句的籤意,是說如果能參透這個爻象的道理,所有的福氣便會一起到來,真是大吉大利。但籤題既標「中吉」,就不能作大吉論。籤文的重點在第二句「潛龍勿用」,啟示人們凡事要知所進退,切勿貪欲無度。得失之間,往往只是一念之差。有捨才有得,如能參透這個道理,不去強求,方能得到真正的福氣。雖然不能參透,依照籤文的意思去做,也能得中吉。「參透」這種道行,不是一時間可以做到的;畢竟我們都是凡人啊!

 

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
第十八籤 包公訪李后


第十八籖    下下  占驗古人:包公訪李后

〔籖文〕

    杜鵑啼血淚悲聲,聲怨霜寒夢乍驚。

    驚動異鄉為異客,客心更觸故園情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杜鵑泣血動客心」,也是把古人做掉了。本文仍用原題作解。

包公訪李后,是清末小說《三俠五義》裡的故事。這個故事曾經拍成電影,叫做《宋宮秘史》,後來又稱為《貍貓換太子》;是港、台兩地古裝舞台劇經常上演的戲目。

話說北宋真宗時代,後妃爭寵,李妃將生龍子,被劉妃與太監郭槐設計陷害。郭槐令李妃的近侍宮女寇珠將剛產下的龍種偷出淹死,再用剝去皮的貍貓(即果子貍,又名白鼻心)調包,充當嬰兒,污衊李妃產下怪胎。真宗不察,信以為真,將李后打入冷宮,關了十年。後來劉妃又想剷除後患,與郭槐導演一場冷宮失火的戲碼,意圖燒死李妃。但李妃命不該絕,寇珠在無意中聽到他們的詭計,於是與另一太監陳琳合力營救李妃,偷偷離開皇宮,從此寄居民家。

而當日寇珠將太子攜出後,不忍心將初生的嬰兒丟入池中,在池邊徘徊之際,正好陳琳路過,於是將太子交付陳琳攜出宮外,寄養在八賢王家裡,認作剛出生的第三子,掩人耳目。

劉妃雖有生子,但不幸流產,從此不能生育。數年後,她看上了八賢王的第三子乖巧,於是認作乾兒子,並且過繼給真宗,成為太子。真宗死後,這位太子便當上皇帝,就是宋仁宗。仁宗即位後不久便發生天災,宮廷捐出米糧賑濟災民,老陳琳奉命參與其事,在災區與當年的李妃相遇,揭開了二十年前的宋宮秘史。這件宮廷大案,由當時的開封府府尹(相當於現在的市長)包拯審理。案發後,包拯穿著便服,暗中訪問李后,調查底細。

〔舊解〕

    春末夏初之時。杜鵑雀啼。聲聲悲而且悽切。如怨如慕。如泣如訴。留落異地作他鄉客。聞聲觸感。每動思家之心情。乃一種愁悶之氣象。求得此簽者。凡事務須謹慎。且要修善。方能消災除禍。便逢凶化吉。更宜防範小人口舌是非。要在當天作福吉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包拯,人稱包青天,是一位鐵面無私的清官。但這枝籤「占驗古人」的主角不是他,而是李后。經過前面的敘述,可知李后是一位悲劇人物。雖然她的冤屈事後獲得平反,但站在「包公訪李后」的時間點來看,這時的李后還是沉淵未雪的。這枝籤是下下籤,可想而知並不樂觀。它的啟示是,沉冤雖終可得雪,但不要急於一時,要忍辱負重,靜待時機。任何事理都有一個循環,忍得過去,機會來了,自然就會反轉。急於求成,往往弄巧反拙。

籤文寫的「杜鵑啼血」,原本是描述遊子在外思鄉的心情,似乎跟古人無關。但如果從李妃流落在外二十年的故事來看,她因思念皇宮裡的兒子,日夜垂淚,後來因此而雙目失明,這種「故園情」比遊子更為悽慘。李妃真的是啼血!但無論如何,「忍」是最佳法門。

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第十七籤 月下追賢


第十七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月下追賢

〔籖文〕

    秋水蒹葭白露盈,盈庭月色浸階清。

清風吹動馬鈴響,響接晨鐘不斷聲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    月下追賢的故事,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韓信身上。秦始皇死後不久,天下大亂,韓信加入了楚軍的陣營,打算有一番作為。後來主帥項粱戰敗,部隊由他的姪子項羽接收,他又隸屬於項羽。他屢次向項羽獻計,都沒被採納;於是離開項羽,投靠漢軍的劉邦。

韓信在劉邦部下,初時也沒有被重用。蕭何是劉邦的謀士,他曾多次與韓信交談,發現韓信原來是一個帶兵的奇才,並多次向劉邦推薦,但不被接受。韓信眼看前途無望了,在晚上趁亂離開漢軍,另謀出路。消息傳來,蕭何大驚,來不及向劉邦報告,便逕自把他追回來,答應為他說服劉邦,加以重用。事後蕭何面見劉邦,說能助他爭奪天下的,非韓信不可,務必挽留。這次劉邦聽從了,並依蕭何的建議,選擇良辰吉日,齋戒沐浴,設置高壇,拜韓信為大將軍,韓信由是發跡。日後韓信果然不負所望,屢戰屢勝,成了漢朝的開國功臣,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諸侯。

〔舊解〕

秋天多露,月色滿階;風吹馬鈴,響接晨鍾之聲。此乃漢時韓信投奔漢高祖,未獲重用,夤夜馳歸,為張良所知,告信之能於高祖,乃月下追回韓信時之情景也。求得此籖,凡事皆平穩,雖或阻滯,到底必好,有吉而無凶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籤的主角,表面上是韓信,而實際上卻是蕭何。舊解以張良取代蕭何,可見其歷史知識不足。如果沒有蕭何的知人之明,月下追賢,韓信便不會發跡,漢朝也不一定能夠成立,劉邦更不可能當上皇帝了。所以關鍵人物是蕭何,不是韓信。但凡事都可從兩面看,甚至多面看;只執著其中一面理解,便容易產生偏見,所以劉邦、韓信的故事也不能忽略。但我們主要從蕭何「追賢」的事蹟來理解這枝籤所帶來的啟示。

    自古成大事業者都必須具備兩項基本因素:一是從善如流,二是知人善任;兩者缺一,都無法成功。劉邦雖然沒有甚麼學問,但他卻具備了這兩項特質,所以雖經百般險難,也能得到最後勝利。如果你是主管,便須學習劉邦的智慧,多聽別人的意見,更重要的是唯才是用。當時劉邦除了信用蕭何外,還有舊解所提到的張良。張良的智慧比蕭何更高。他雖協助劉邦建國,但劉稱帝後即故弄玄虛,隱居去了,不知所蹤。

蕭何是劉邦身邊的另謀士,也得到劉邦的賞識,言聽計從。但劉邦不是每次都聽他的,否則便不會上演「蕭何月下追韓信」的故事了。劉邦建國後,蕭何仍在漢朝任事,擔任要職,負責規劃制度。由於他的規劃完善,死後曹參繼位,一切從舊,絲毫沒有變更,「蕭規曹隨」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。這枝籤者,從蕭何的行事來說,啟示我們做事要當機立斷。如果你正在替上司謀劃一些事情,處於舉棋不定的時候,便要當機立斷,該做的事便馬上去做,不要猶豫。錯失先機,將會後悔莫及。尤其是要推舉賢者,切忌妒才。凡事要整體看待,猶如人的身體,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,分工合作,各盡其才,方能成事。完美的組合,往往是籌畫者最大的考驗。

    蒹葭即蘆葦,長在野外。籖文描述秋天降霜,蘆葦上都布滿寒霜了。隱喻失意。「風動馬鈴」暗示即將有佳音傳報。晨鐘將被敲響,天快亮了,大地由暗轉明,也暗示快轉運了;再忍一下,即有好運到來。籤文是就韓信立意的。凡成大事業者,都必須要有「忍」的工夫。韓信就是有這種工夫,好好學學吧!

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第十六籤 皇叔遇水鏡


第十六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皇叔遇水鏡

〔籖文〕

    天邊鴉背夕陽回,隴外兒童跨犢來。

羗笛頻吹聲切耳,短長腔調樂何哉!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作「牧童跨犢回歸」。跨犢即騎著小牛;回歸即回家。這雖是籤文所寫的內容,但不宜因此而把原題改了。去掉了古人,所謂「占驗古人」便無意義。本文仍用原題作解。

皇叔,即劉備,因為他是西漢景帝第九個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,所以當時的人便尊稱他為劉皇叔。水鏡,即司馬徽,他擅長相術,有知人之明,人稱水鏡先生。《三國演義》說:劉備在檀溪附近騎馬,來到水鏡山莊。他聽說過水鏡先生的大名,於是想邀請他出山相助。水鏡先生婉拒他,但卻指點他說:「伏龍、鳳雛二人得一,可安天下。」伏龍是諸葛亮,鳳雛是龐統。劉備於是轉而去尋找二人。後來二人都找到了,二人在劉備真誠的邀請下,都答應出山。但龐統不久便於「落鳳坡」殉難,只剩下諸葛亮而已。劉備得諸葛亮之助,東連孫吳,北抗曹魏,最後在四川成立蜀漢,形成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。

〔舊解〕

日落山岡時喉,天邊之鴉鵲歸巢,塱上牧牛童子又騎牛而歸家,吹得竹笛之聲充滿耳。此童子亦甚快樂也。此籖有快樂之意,則凡事平穩無礙,不用憂心矣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舊解有兩個主要的缺點:一、經常不解占驗古人,使古人懸空在那裡,不知如何是好;二、把占驗古人看成是另一個古人,如將王勃說成王羲之(第六籤)、陶淵明誤作蘇東坡(第十四籤)等,常鬧出笑話。這枝籤所犯的毛病就是第一點。籤文所寫的,是牧童在傍晚時分,騎在牛背上收工回家的愉快心情,跟劉皇叔又有何關聯呢?舊解提都沒提。

    劉備當年被曹操追殺,南下逃亡,不知如何是好。幸得關雲長、張飛兩位結拜兄弟的同心合力,穩住陣腳,才得以苟延。但這樣終不是辦法,他非常需要更多的援助。這時候,他的心態是徬徨不安的。而籤文所寫的,卻是優閒的,快樂的民間生活,跟劉備的困苦遭遇形成極大的對比。劉備遇到水鏡先生,可說是峰迴路轉,柳暗花明,得到了一線希望。因此,我們得到的啟示是:這枝籤告誡我們,不要自以為是;在苦難中更需要多向他人請益,智慧的啟發比金錢的援助更重要。沒有智慧,就算擁有權力也終將失去;而智慧卻無人能取代。

由劉備的困頓與牧童的悠閒相對照來看,無欲無求,回歸自然,才是「樂何哉」的生活境界。現代人說:「平凡就是幸福。」在亂世中更能體會到箇中道理。籤是中吉,對劉備來說,困中求安而得安,固然是中吉;對牧童來說,無安無不安,知足常樂,宜作大吉論。

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第十五籤 明皇遊月殿


第十五籖    上吉  占驗古人:明皇遊月殿

〔籖文〕

    仙槎一葉泛中流,月殿蟾宮任爾遊。

盈耳霓裳聲暫歇,酒詩吟飲幾時休?

〔占驗古人〕

唐明皇即唐玄宗。他是個風流天子,因寵愛楊貴妃的緣故,將朝政交給她的哥哥楊國忠管理。後來蕃將安祿山、史思明先後作亂,群臣因不滿楊國忠的跋扈,認為安亂是因他們兩兄妹而起的,要求唐玄宗將二人賜死,史稱「安史之亂」。這場仗前後打了八年,唐朝由繁盛轉為衰弱,甚至幾乎亡國。唐玄宗算是一個好色的昏君了。

霓裳羽衣曲,又稱霓裳羽衣舞,是唐代一首著名的舞樂,既有音樂,也有舞蹈。這支舞曲,是河西節度使楊敬忠所獻的西域舞樂。也有傳說,是唐玄宗曾在夢中遊玩過月宮,得到仙樂,於是作了這套舞曲。現代科學昌明,這種神話不會再有人相信的了,但籤文是根據傳說而寫的。

〔舊解〕

唐明皇時,國泰民安,優遊安樂,故此有風流天子之稱。因他素慕月殿蟾宮之美麗,時欲想往一遊,卒得一葉仙舟,載赴月殿,任其遊樂,學得霓裳仙子羽衣曲而回。歌歌唱唱,飲酒吟詩,快樂不歇。此快樂之景象。求得此籖者,萬事皆吉,無礙,可稱為心想事成也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這枝籖文,敘述唐玄宗在月宮飲酒作樂,觀賞霓裳羽衣舞曲的情景,一片快樂的景象,呈現眼前。毫無疑問,這是值得高興的賞心樂事;但唐玄宗是個昏君,更值得世人警惕。

槎,即木筏,可以作「小船」來理解。月殿與蟾宮都是同一個意思,就是月亮中的宮殿。爾,你的意思。這枝籤描述唐玄宗在夢中坐著仙船遊到月宮,在月宮享樂,聽到悠揚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看到仙女們的載歌載舞,十分暢快寫意,所以籤為「上吉」。但最後一句才是警句,在「幾時休」一語即暗示出來。

休,休息、停止的意思。眼前景物雖然美好,飲酒作樂也是不錯的,但不能一直這樣享樂下去,了無終止。荒淫過度,是會壞了正事的。唐玄宗就是因為這樣幾乎弄到亡國。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詩,叫〈長恨歌〉,開頭即諷刺他說:「漢皇重色思傾國」。他所指的漢皇,就是玄宗。白居易也是唐朝人,所以不直接說「唐皇」。這個漢皇自從得到楊貴妃後,白詩說:「春宵苦短日高起,從此君王不早朝。承歡侍宴無閑暇,春從春遊夜專夜。」由此可見玄宗的荒「唐」了(把唐朝的政務荒廢)。因此,籤雖上吉,但這種吉絕不長久。要居安思危,勤於事業,才是正道。現在社會,隨著經濟發達,造就了不少富翁。富一代白手起家,固知賺錢不容易,但富二代、三代就不同了,負面新聞時有所聞。這些新聞,不外是荒淫、揮霍、鬧事。難道不能引起大家的警惕嗎?求籤者如求得此籤,切記要惜福。

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

第十四籤 陶淵明醉酒


第十四籖    中吉  占驗古人:陶淵明醉酒

〔籖文〕

    為愛幽閒多種竹,買春賞雨在茅屋。

醉時臥倒杏花邊,怕聽鶯兒驚夢熟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占驗古人,一本題作「東坡歸隱」。東坡即蘇軾,自號東坡居士。他是北宋人,只有被貶過官,從未歸過隱;而陶淵明是東晉末年人,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,歸隱田園,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。他的事蹟已見於第九籤「陶淵明賞菊」,讀者可以自行翻閱了解。在情在理,這枝籤宜仍用「陶淵明」為占驗古人解籤比較恰當

〔舊解〕

    蘇東坡辭官歸里,隱居家園,多種竹樹,買春賞雨,醉臥杏花之邊。此安樂之景。怕有鶯兒驚夢,此驚慌之象。人能於安樂中,防避口舌,常在一點善心亦無礙也。讀一「怕」字,要慎防則吉。

〔新解〕

    由於舊解以蘇東坡立說,籤文又有「多種竹」之語,於是後人將占驗古人由陶淵明改作蘇東坡。(蘇東坡詩有「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」之語)但蘇東坡從來沒有辭過官,用他作占驗古人,替他改寫歷史,個人以為甚為不妥也。蘇東坡恃才傲物,經常惹禍上身,被貶官卻是常有的事。貶官後過著清閒的生活,不甘寂寞,便經常發牢騷。他很羨慕陶淵明的灑脫,能夠一走了之,所以常寫詩跟他唱和,假裝也很灑脫。陶淵明放得開,寧願挨窮,也要作自己的主人,而蘇東坡卻沒有這份勇氣。陶淵明隱居後生活平淡,也從來沒有埋怨過。他愛喝酒,而且每喝必醉,不醉不休。籖文中有一個「怕」字,不是說他怕惹禍上身,須要慎防;而是說他怕被驚醒,壞了好夢而已。這枝纖啟示人宜樂天知命,用平常心去面對事情。遇到勉強的事,能避則避,不必要硬接或硬闖。得到不一定好,失去也不一定壞。凡事都有兩面效應,有得必有失,非必然的福,也非必然的禍。壞就壞在強求上,委屈自己做些不想做的事,一定是禍不是福。如果不強求,心安理得,再窮也是快活的;如果強求,每天都有陰影,不是患得,就是患失。每天患得患失,又怎會快樂呢?蘇東坡就是這樣過他的生活,人雖聰明,卻沒智慧。他羨慕陶淵明,而自己卻無法身體力行。你,要當一個聰明人還是智者?籤為中吉,順籤而行,善莫大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