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籖 中吉 占驗古人:月下追賢
〔籖文〕
秋水蒹葭白露盈,盈庭月色浸階清。
清風吹動馬鈴響,響接晨鐘不斷聲。
〔占驗古人〕
月下追賢的故事,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韓信身上。秦始皇死後不久,天下大亂,韓信加入了楚軍的陣營,打算有一番作為。後來主帥項粱戰敗,部隊由他的姪子項羽接收,他又隸屬於項羽。他屢次向項羽獻計,都沒被採納;於是離開項羽,投靠漢軍的劉邦。
韓信在劉邦部下,初時也沒有被重用。蕭何是劉邦的謀士,他曾多次與韓信交談,發現韓信原來是一個帶兵的奇才,並多次向劉邦推薦,但不被接受。韓信眼看前途無望了,在晚上趁亂離開漢軍,另謀出路。消息傳來,蕭何大驚,來不及向劉邦報告,便逕自把他追回來,答應為他說服劉邦,加以重用。事後蕭何面見劉邦,說能助他爭奪天下的,非韓信不可,務必挽留。這次劉邦聽從了,並依蕭何的建議,選擇良辰吉日,齋戒沐浴,設置高壇,拜韓信為大將軍,韓信由是發跡。日後韓信果然不負所望,屢戰屢勝,成了漢朝的開國功臣,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諸侯。
〔舊解〕
秋天多露,月色滿階;風吹馬鈴,響接晨鍾之聲。此乃漢時韓信投奔漢高祖,未獲重用,夤夜馳歸,為張良所知,告信之能於高祖,乃月下追回韓信時之情景也。求得此籖,凡事皆平穩,雖或阻滯,到底必好,有吉而無凶。
〔新解〕
這枝籤的主角,表面上是韓信,而實際上卻是蕭何。舊解以張良取代蕭何,可見其歷史知識不足。如果沒有蕭何的知人之明,月下追賢,韓信便不會發跡,漢朝也不一定能夠成立,劉邦更不可能當上皇帝了。所以關鍵人物是蕭何,不是韓信。但凡事都可從兩面看,甚至多面看;只執著其中一面理解,便容易產生偏見,所以劉邦、韓信的故事也不能忽略。但我們主要從蕭何「追賢」的事蹟來理解這枝籤所帶來的啟示。
自古成大事業者都必須具備兩項基本因素:一是從善如流,二是知人善任;兩者缺一,都無法成功。劉邦雖然沒有甚麼學問,但他卻具備了這兩項特質,所以雖經百般險難,也能得到最後勝利。如果你是主管,便須學習劉邦的智慧,多聽別人的意見,更重要的是唯才是用。當時劉邦除了信用蕭何外,還有舊解所提到的張良。張良的智慧比蕭何更高。他雖協助劉邦建國,但劉稱帝後即故弄玄虛,隱居去了,不知所蹤。
蕭何是劉邦身邊的另謀士,也得到劉邦的賞識,言聽計從。但劉邦不是每次都聽他的,否則便不會上演「蕭何月下追韓信」的故事了。劉邦建國後,蕭何仍在漢朝任事,擔任要職,負責規劃制度。由於他的規劃完善,死後曹參繼位,一切從舊,絲毫沒有變更,「蕭規曹隨」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。這枝籤者,從蕭何的行事來說,啟示我們做事要當機立斷。如果你正在替上司謀劃一些事情,處於舉棋不定的時候,便要當機立斷,該做的事便馬上去做,不要猶豫。錯失先機,將會後悔莫及。尤其是要推舉賢者,切忌妒才。凡事要整體看待,猶如人的身體,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,分工合作,各盡其才,方能成事。完美的組合,往往是籌畫者最大的考驗。
蒹葭即蘆葦,長在野外。籖文描述秋天降霜,蘆葦上都布滿寒霜了。隱喻失意。「風動馬鈴」暗示即將有佳音傳報。晨鐘將被敲響,天快亮了,大地由暗轉明,也暗示快轉運了;再忍一下,即有好運到來。籤文是就韓信立意的。凡成大事業者,都必須要有「忍」的工夫。韓信就是有這種工夫,好好學學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