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
第一籤 姜公封相


第一籖    上上  占驗古人:姜公封相

〔籖文〕

    靈籖求得第一枝,龍虎風雲際會時。

   一旦凌霄揚自樂,任君來往赴瑤池。

〔占驗古人〕

姜公,即姜太公。姜太公本名姜尚,因為他的祖先曾經襄助過夏禹治水有功,禹便將呂地封給他,於是改姓呂。呂,即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。這個市又簡稱宛。

姜太公是周朝的開國功臣。據歷史記載:有一次,周文王要出去打獵,臨行前卜了一卦。卦辭說:「所獲非龍非彲(音離,無角龍),非虎非羆(音皮,黑褐色的熊)。所獲霸王之輔。」意思是說:你所得到的獵物,不是龍,也不是彲;不是虎,也不是羆;而是一位能輔助你稱霸的人物。文王前往渭水打獵,途中遇見呂尚正在水邊釣魚,便上前跟他搭訕。聊了一會,他高興地說:「你就是先父太公所盼望的人啊!」於是拜他為師。因這句話,後人便稱呂尚為「太公望」或「姜太公」。文王死後,姜太公仍然襄助他的兒子武王,武王稱他為「師尚父」。武王對他言聽計從,聯結其他諸侯,在牧野(今河南省新鄉市)一役,大敗商軍,紂王被追殺,死於鹿臺。商朝滅亡,周朝成立。因姜太公開國有功,武王將齊地封給他,成為齊國的開國君主。齊國,疆域主要涵蓋今山東省的大部分,與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。

〔舊解〕

周朝興國功臣姜太公,又名尚。當時龍虎得風雲會合,則龍飛到上天去,揚揚快樂。即瑤池仙家地方,亦可到矣。此是榮華發達之象也。求得此籖者,定百事如意,真第一枝上籖也。

〔新解〕

在黃大仙的一百枝靈籖中,上上籖只有三枝,所以求中的機率亦只有百分之三,運氣是相當好的。但求籖者不能因為運氣好,而忽略了籖文的內容,以為一定如〔舊解〕所說的「定百事如意」。求籖的第一條守則是:「只能問一事。」既然只能問一事,就算求得上上籖,也不能「百事如意」,理由是很清楚的。

這枝籖雖然是上上籖,求到固然大吉大利;但我們若仔細觀察籖文的內容,尤其是考究所謂「占驗古人」的歷史背景,便不能不有一番深思與自省。

一、占驗古人是商朝末年與周朝初年的姜太公。姜太公老來得志,協助周文王與周武王打天下,是周朝開國的第一功臣。後來被分封到齊國,成為齊國的第一君主,事業可謂相當順利。他的成功有三個要件:一是時代背景,正處於紂王無道,民心向背的時候。這時天下大亂,各國諸侯都有意背叛。籖文所謂「龍虎風雲際會時」,即是講這個時代背景。求籖者必須也遇到這種類似的背景,方能配合。如新公司成立,或公司正處於改革之時,上頭有意大刀闊斧,進用新人;或內部人事鬥爭得很厲害,求籖者打算出走;或上級反復無常,難以相處等。如果有了這種類似的背景,求籖者如求得此籖,就可以考慮更上層樓或另謀出路了。俗諺說:「危機就是轉機。」

二、得人賞識是成功的第二個關鍵。姜太公得到周文王的賞識,諸葛亮得到劉備的賞識,所以都能夠封侯拜相。這些佳話,即可透露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,「人緣」,是千古不變的定律。

三、但人緣好也必須有個先決條件,那就是要捫心自問: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?能力也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沒有相對的能力,也是吃力不討好的。平庸的人坐上高位,反而是件壞事。

姜太公不是少年得志,而是老來得志,所以這枝籤比較適合中年以上的人士,青年人則不太合宜,除非他的個性本來就是老成持重。中年以後,經歷多,見識廣,做事比較穩重,處理事情也比較周延得體,這是年輕人所欠缺的條件。年輕人如果求得此籤,應有大器晚成的心理準備。欲速不達,就算能達,也難有好結果。古人說:「少年得志大不幸。」是很有道理的。

籖文中「凌霄」是比喻升上高位,「瑤池」是比喻逍遙自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